《跑男》的地下产业链,投资收益1000%! 谁是背后的赢家?
早已不是什么秘密,综艺节目拍摄地已经成为综艺营销的新战场。
还在《爸爸去哪儿》第二季,圈内就流传出一些景区或地方政府为了招揽节目组,推广本地旅游,不惜花重金邀请节目组入驻,全程提供免费服务。只是这些只处于消息流传或松散交易状态,一直没有实证。
但是现在,随着大业创智股转书的公布,这一地下产业链逐渐浮出水面。
根据资料,在《奔跑吧,兄弟》节目中,拍摄地营销是性价比最高、最受欢迎的服务。长江黄金 3 号景区、武汉万达电影乐园、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张裕瑞那城堡酒庄、西安市明城墙、大唐芙蓉园等都成为首批尝试的企业。
“跑男团”在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
拍摄地营销的商业模式是这样的:以拍摄地营销推广的形式展开与拍摄地的商业合作,收取赞助经费,而拍摄地有权以“《奔跑吧,兄弟》栏目拍摄地”的噱头进行宣传,授权期限为当期栏目播出日为起点顺延 3 个月。
关于授权期限硬糖君其实有点惊讶。一直以为这种节目录制地是“终身制”的,就像电影、电视剧取景地,没想到综艺这么严格,只有3个月授权期。
而具体操作方法是公司根据节目主题要求,选取适合节目表现的拍摄城市景点,作为单期栏目中的场景地,进行栏目游戏的创作以及栏目拍摄。公司以拍摄地营销推广的形式,展开与拍摄地的商业合作,收取赞助经费。
作为一种新生的综艺商业模式,起初,客户们对这种拍摄地营销并不是很热衷,大多持观望态度。
《奔跑吧,兄弟》第一季,仅有武汉一个城市掏钱买单。根据股转书上重大合同显示,大业创智与代理公司江苏孔雀飞歌有限公司签订了代理合同,合同金额为1000万元。事实上,武汉的录制被拆分成第一季第十期《楚汉之争》和十一期《三校争霸赛》播出,这样算来,每一期的价格约为500万元。
在《楚汉之争》这一季中,出现了超级豪华游轮“长江黄金3号”、武汉万达电影乐园等武汉颇具特色的景点;而《三校争霸赛》则聚焦武汉大学、地质大学和中南名族大学三所武汉高校。
“跑男团”在武汉万达电影乐园
但有了第一季的示范效应,加上“跑男”大爆,后面的拍摄地营销显然变得顺畅许多。
根据资料,第二季的四川成都、第三季的河南洛阳和陕西西安三个地方加入,价格分别为500万元、500万元和600万元。其中洛阳也是拍摄了两期,分别为第一期《满城尽待牡丹开》和第二期《劳动最光荣》。
拍摄地营销是一个极容易复制的模式,大业创智迅速在江苏卫视综艺《我们的挑战》中获得拍摄地营销收入1273.58万元。这是《了不起的挑战》第二季,也是一档户外真人秀节目,因此拍摄地营销的发展空间很大。
综艺线下营销精细化,回报率超1000%
资料显示,大业创智对《奔跑吧,兄弟》营销的深耕并不局限于拍摄地营销,还发展出手游授权、衍生品开发、主题乐园等6种模式,且每一种都实现了较高收益。
以手游为例,大业创智将《奔跑吧,兄弟》授权给第三方游戏开发公司,收取授权费以及游戏收入分成,同时还可获得对手游内部植入广告的衍生收益。
公告中的重大合同显示,2014年10月-2015年10月一年内的手游授权费为1800万,2015年10月-2016年10月上涨到2000万/年,后者是由百度移动游戏开发的一款撕名牌手游。
同时大业创智还利用《奔跑吧,兄弟》这个IP进行主题乐园开发,将综艺节目中的游戏元素授权打造线下乐园。
第一个达成合作的是2015年8月与河北野三坡旅游投资有限公司签署的《野三坡奔跑吧兄弟乐园合作协议书》,合同协议价格高达1000万元。
精细化的线下品牌授权运营是一种轻资产模式,毛利率有时竟然高达90%,近乎暴利。根据公司2016年年报显示,《奔跑吧,兄弟》2016年就为大业创智带来超亿元收入。
不过这种暴利的事情,当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承办的。除了自身努力外,关键得有一个“好爸爸”。
大业创智的控股股东就是大业传媒集团,持有公司50.65%的股份。大业传媒集团是《奔跑吧,兄弟》的联合出品方之一,所以才能拿到线下运营权,交给大业创智去经营。
大业传媒为了培养大业创智成长,在2014年和2015年都是将“跑男”IP无偿授权使用的。直到大业创智做火了之后,才开始收取版权费,也仅仅是1000万元/年。这与其过亿版权授权收入相比,回报率超过1000%。
业绩连续2年不达标,估值却增长250%
综艺线下运营的暴利生意,在帮助大业创智快速成长的同时,也给其自身和投资者都带来了盲目乐观的情绪。
2015年,伴随《奔跑吧,兄弟》带来的巨大成功,公司业绩突飞猛进。2015年12月,大业创智进行了一轮估值9亿的融资,承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净利润分别不少于6000万、7500万和9375 万元。
但盲目乐观带来的是连续2年业绩不达标。根据公司信息,2015年和2016年分别实现净利润5673.29万元和6750.73万元。连续两年低于承诺业绩,将要触发回购机制,也说明公司估值存在着严重的泡沫。
大业创智想来也意识到这种泡沫的严重性,在2017年上半年的2次定增中,价格有明显回调。在2017年2月19日公布的第一次定增方案中,以每股15元的价格发行不超过68万股;而在2017年5月11日公布的第二次定增方案中,以每股12.58元每股发行不超过2860万股股票,前后短短3个月时间,每股单价缩水16%。
在最新的第二次定增方案中,公司投后估值已经高达22亿元,在业绩连续2年不及预期的情况下,估值一年多的时间上涨近250%,硬糖君还真不知其自信何来。
莫非是从鹿晗*热巴这对在粉丝圈掀起腥风血雨的新cp,还是热巴*AB这对时代姐妹花的明争暗斗大戏开锣?只要“跑男”还能再战,线下生意就财源滚滚,而资本更是如蝇逐血,愿者上钩。
相关阅读:
天下综艺千千万,为什么OPPO、vivo冠名各占一半?
作者:吴晓亚
来源:小鲜综艺(ID:xiaoxianzongyi)
已获授权
坊间一直有这么一种说法,“世上综艺千千万,OPPO、vivo各一半”。
从棚内节目到户外真人秀,似乎只要是观众爱看的都逃不脱这两个极其显眼又相似的logo。
蓝(vivo)绿(oppo)两场虽然系出同门步步高,但相似的定位导致两者不可避免的竞争。于是我们看到这样的情况:从2008年底开始被OPPO冠名的《快乐大本营》自2013年起,开场语变为“欢迎收看vivo智能手机《快乐大本营》”。从湖南卫视到浙江卫视,从江苏卫视到东方卫视,综艺节目几乎被OPPO、vivo包圆。
从15年开始,OPPO和vivo在综艺节目上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销售额和市场占比则与投入综艺的冠名和赞助费成正比。
面对行之有效的明星效应和被反超的销售额,金立、华为、小米纷纷投入其中。
上周,大佬雷军带着那句原汁原味的“Are you ok”驾临《奇葩说》第四季,在小米1.4亿拿下冠名的节目中献出自己的综艺首秀。曾经“不花钱做广告”的小米最终还是向“粉丝经济”低了头。
近几年随着综艺节目的蓬勃发展,大量资本涌入,综艺冠名一次次冲破天花板。从千万起步到以亿打底,高昂的冠名费背后带来的其实是更大的商业利润。OPPO、vivo打头,其他三家手机生产商随后进入综艺冠名争夺战。
OPPO、vivo连续三年重金砸下头部综艺冠名
和收益相比只是“洒洒水”
OPPO、vivo连续三年重金砸下头部综艺冠名
和收益相比只是“洒洒水”
上图为蓝绿两厂2015-2017三年中冠名或赞助的部分综艺节目。2014年底,在湖南卫视2015黄金广告资源招标会上,OPPO和vivo分别以4亿和3.5亿的高价拿下《偶像来了》和《快乐大本营》的冠名。次年vivo更是以7亿的价格继续独家冠名《快乐大本营》,OPPO则以5亿拿下《我们来了》,两厂壕气程度可见一斑。
与2015相比,2016年两厂加大了在各大台头部综艺的投入,相加超过十档,囊括湖南卫视、浙江卫视、东方卫视的王牌综艺,如《爸爸去哪儿》、《极限挑战》等。
2017开年,OPPO赞助了《奔跑吧》第五季,而临时代班《奔跑吧》的综艺新星迪丽热巴则成为OPPO最新代言人。据悉,OPPO给《奔跑吧兄弟》第四季的赞助已经达到1.3亿,随着资本对综艺投入的不断加大,今年的赞助费自然只多不少。
随后OPPO以2亿人民币冠名《跨界歌王》第二季,并且财大气粗的OPPO以5亿直接取得《中国新歌声2》的冠名权。
(128为vivo,222为OPPO)
Vivo今年除继续冠名长寿综艺《快乐大本营》外,以4亿的价格从《极限挑战》的赞助商一跃成为冠名商。
粗略估计,今年两个季度,OPPO与vivo已经在综艺节目投入至少20亿。
如此巨额的广告费自然是基于2016两厂肉眼可见的收益。2016整年,OPPO全球总销量为9940万台,增幅达132.9%,vivo则卖出7730万台,增幅达103.2%。
2017第一季度数据显示,OPPO以2122万出货量位居国内销量第一,vivo则以1820万居第三。不可否认这一切自然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强大的宣传攻势。
小米、金立、华为入场,多数效果不佳
小米、金立、华为入场,多数效果不佳
OPPO、vivo可观的销量和利润自然吸引其他手机品牌强势加入。
声称“不花钱做广告”的小米终于在巨大的市场压力下食言,2016年小米国内销量锐减36%,2017第一季度出货量仅为810万台。2016年底,红米手机率先绑定了爱奇艺自制的纯网情景喜剧综艺秀《欢脱定律》,2017豪掷1.4亿冠名头部网综《奇葩说》和《奇葩大会》,从未在综艺节目露面的雷军也在荧幕上开始卖起了人设。
2016年下半年,一向走深沉内敛路线的华为以旗下定位年轻女性群体的nova品牌冠名了浙江卫视大型原创音乐圆梦节目《梦想的声音》,产品代言人则为新星关晓彤。无论产品定位、营销方式都与OPPO、vivo如出一辙。但从目前的结果来看,并未复制OPPO和vivo的成功之路。
和华为、小米相比,另一家国产品牌——金立手机进入综艺冠名市场的时间要早。金立先后冠名和赞助了东方卫视《笑傲江湖》、《四大名助》、《今夜百乐门》、《欢乐喜剧人3》,北京卫视《跨界歌王》,江苏卫视《我们战斗吧》、《最强大脑》和浙江卫视《真声音》。虽然在数量上只有金立勉强与OPPO和vivo相抗衡,但却并没有收到相同的效果。
产品定位与节目调性相符才是制胜法宝
产品定位与节目调性相符才是制胜法宝
虽然五家国内首屈一指的手机制造商先后加入综艺冠名的大潮中,但最为成功的依然是OPPO和vivo两家。
说到OPPO和vivo成功的营销策略,必须提到其精准的受众定位。细数OPPO、vivo两厂冠名的节目,可以总结出两个特点:一,冠名或赞助的节目大多为卫视王牌综艺;二是这些节目的收视群体基本为青少年。这部分受众与OPPO、vivo的消费者定位完全吻合。
OPPO、vivo两厂的产品在外形上主打青春,受众定位于三四线城市。代言人为当红流量小生和小花,如杨幂、李易峰、杨洋和迪丽热巴。其代言人正是OPPO与vivo冠名或赞助的节目的常客,广告转化率自然相对较高。
如vivo与OPPO争相冠名的湖南卫视最长寿节目《快乐大本营》,长期收视率保持第一位,确保了足够的曝光度,小鲜肉和小鲜花是该节目的主要嘉宾群体,辐射最大范围的消费者。粉丝经济这张牌打的相当精准。
相比之下金立在节目冠名上的定位则略显尴尬。虽然冠名节目的数量不少,但产生实际转化价值的投入却少之又少。金立的代言人为冯小刚和余文乐,显然定位于高端精英阶层。但金立冠名的《笑傲江湖》《欢乐喜剧人》和《四大名助》前者嘉宾为草根阶级、后者故事是家长里短,无论哪一条都和产品定位南辕北辙。
节目受众与产品的消费者并不存在交集,所以即使节目收视佳也无事无补。金立冠名的《我们战斗吧》六位MC的形象与金立的调性精英调性相符合,但无奈节目收视惨淡,没有辐射到更广泛的受众,转化率有限。
试水综艺的华为首选为浙江卫视原创节目《梦想的声音》,主打青春牌,但在歌唱类节目不景气的情况下加之节目本身原因,试水并不成功。
一直专注于线上销售的小米选先后选择了爱奇艺的网综《欢脱定律》和《奇葩说》作为自己的宣传投资对象。至少在销售渠道与受众是吻合的,加上何炅卖力宣传、马东巧妙植入,1.4亿的投入能否为小米实现有效转化呢?
巨大的曝光量和宣传能力自然是各位金主爸爸选择综艺节目冠名和赞助的原因。但想要将投入的资金转化为可见的销售量,首先要有一双火眼金睛,在综艺井喷的节目中找到具备爆款性质综艺。据《腾讯娱乐白皮书》显示,2016年卫视网综约有144档,其中37档平均收视破1,网络自制综艺111档,其中9档播放量超过20亿。2017综艺节目只会多不会少,如何在扎堆的节目中预定爆款是关键。其次,节目要与产品调性合拍,说白了就是节目收视群体与产品消费人群最大限度重合。满足以上两点,冠名和赞助对金主爸爸来说会是一本万利的绝佳商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造物法则青龙好不好 造物法则青龙技能介绍|世界杯预选赛中国队伊朗(世界杯中国对伊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