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志》赏析
为什么明朝的徐霞客化用了清朝林则徐的对联?难道徐霞客不单是地理旅行家,还是时空旅行家?可以穿梭时空?还是说,林则徐从少年时代就有抄袭前人作品,直接挪用诗句作为自己对联作品的习惯?所以,坚持认为《青云志》是徐霞客作品的人,要么得承认徐霞客是时空旅行者,要么得批评林则徐从小学术不端。
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徐霞客的中文造诣不会那么糟糕。这里提供一首徐霞客本人写的诗,《题小香山梅花堂诗五首其二》,可以和那首所谓的《青云志》对比一下:
幻出烟萝傍玉京,须知片石是三生。
春随香草千年艳,人与梅花一样清。
混沌凿开云上下,崆峒坐倚月纵横。
峰头且莫骑黄鹤,留遍江城铁笛声。
虽然不能说直追唐宋,但也有他自己的风格。而且,同样是表现气势,徐霞客写的是「 混沌凿开云上下,崆峒坐倚月纵横」,不是什么「红尘赠我三尺剑,酒后纵马常扑街」。而那一句「留遍江城铁笛声」和「天门将至百运开」相比,即便考虑到「百运」可能是拼音输入法错写的「白云」,境界上的差异也一望而知。
徐霞客有一本游记,也算是阅读经典之一。网上到处都有,可以找来读一读,感受一下徐霞客具体的写作风格。比如说他的名篇《黄山日记》里有这么一小段:
「下峰,则落照拥树,谓明晴可卜,踊跃归庵。霞光设茶,引登前楼。西望碧痕一缕,余疑山影。僧谓:『山影夜望甚近,此当是云气。』余默然,知为雨兆也。」
翻译为白话文:
走下山峰,只见夕阳朗照松树,我以为这预示着明天天晴,不由得跳跃欢呼着赶回狮子林庵。主持和尚霞光备好茶水,领着我登上前楼。向西眺望,天边有一缕碧绿色的痕迹。我怀疑是山的阴影。霞光和尚说:「山影在晚上看起来会很近,这应该是云气。」我一下子沉默了,心里知道这是下雨的预兆。
可以感受一下,徐霞客在写作时个人心境和自然风光时刻自然交融的状态。他的游记之所以好看,就是因为这种写法,不单纯是描述风景,也不单纯是描述感受。而且,他的文字如此简练,四字五字交替出现,轻灵快速。怎么可能有这种一到底的写法: 一入红尘梦易真,一朝悟透心境名。一朝悟道见真我,一身枷锁皆云烟。
更何况这首《青云志》也不押韵啊--- 世人朝路乃绝涧,独见众生止步前。天门将至百运开,拂尘轻笑问仙来---这种句内押韵术语叫做喊麦。
我知道许多人喜欢浅白易懂的励志诗。但是什么青云志啊,什么昆仑啊,什么大鹏啊,什么人为峰啊,一首诗里用一两个可以,通篇全都是,那就相当于是想象皇帝家里马桶都是包金的,越发显得饥渴和贫瘠。古代励志诗也有不少,奈何在审美上很多人不接受那种含蓄内敛的风格:
《苔》(清)袁枚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今天周末,要狂拽屌霸帅的励志词也有,这里抄一段:
惊雷,这通天修为
天塌地陷紫金锤
紫电,说玄真火焰
九天悬剑惊天变
乌云,我驰骋沙场呼啸烟雨顿
多情自古空余恨
我手持了弯月刃
天地沦陷气吞山河
崩,大权我手得
杀仙弑佛修成魔
剑出鞘,血滂沱
定,太极八卦乾坤万物星象命中显
踏,擎天大柱
拼杀百万军中灭硝烟
九宫八卦尽在我手万物寂灭山河抖
三魂七魄生死大权由我掌控妖魔吼
就写到这里吧,我实在是笑到没办法坐稳,祝你周末愉快。
题图标题: 《笨咪》
创作者: 和菜头的小肉手
AI算法提供: Midjourney V6.1
Prompt:a silly cat peering at the camera , illustration --chaos 27 --p --ar 16:9--v 6.1
槽边往事和菜头 出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苑的解释|西安求姻缘最灵验的3座庙,据说只有老西安才知道,你去过吗